近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办“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的培训,经咨询后认为机会难得,为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确实提升公司员工的业务能力,公司决定派出12人参加相关培训。培训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至11月4日,经过4天的培训,公司12人都出色的完成了此次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能力。
关于举办“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第一批能力评定与研讨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相关人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有关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的要求,有效推动《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探索建立注册职业健康工程师制度”与“强化职业病防治和技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的工作部署,针对当前政府取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行政许可和相关职业资格的社会现状,以及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职业健康科研与技术支撑机构,本着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与切实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目的,应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的要求,决定开展“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与学习研讨班工作,以期为我国职业卫生专门技术人员证明自身能力与价值提供权威的公信平台,为用人单位寻求高水平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提供实用的人才渠道,为政府监管部门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提供可信赖的资源保障。
现将能力评定与学习研讨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
1.能力评定方法
初始能力评定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合格者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颁发
“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合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延续能力评定采用积分的方法,五年内取得规定的积分分数者将重新核发证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能力评定合格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开,并鼓励全社会对其执业水平与公正执业情况予以监督和举报。
2.申请能力评定的资格
申请“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应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4年以上职业卫生领域相关工作经验;
(2)具有国家承认的医学、生物、化学、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
资格审查合格者可参加相关能力评定的书面考试。
3.能力评定考试的内容
“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考试的内容:
(1)职业毒理学与职业生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在职业卫生领域的应用技术;
(2)化学有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技术;
(3)化学有害因素风险评价与管理技术;
(4)物理因素的检测及其风险评价与管理技术;
(5)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损害及其健康监护要求;
(6)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技术;
(7)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选择技术;
(8)化学有害因素工程控制技术;
(9)物理因素工程控制技术;
(10)主要行业的常见生产工艺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与防护措施。
4.能力评定考试的时间与地点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10月30日。
考试时间:2017年11月5日全天,每批考试的时间为半天(4个小时),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批考试。
考试地点:北京。
5.能力评定考试费用
能力评定考试费用为48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住宿和差旅费自理。
二、“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学习研讨班
为了满足有关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考试或者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学习需求,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特举办“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学习研讨班。
1.学习研讨对象
具有参加“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考试资格的相关人员;其他拟欲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与水平的人员。
2.学习研讨内容与授课教师
(1)职业毒理学与职业生理学相关知识,陈永青教授;
(2)化学有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杜会芳高级工程师;
(3)化学有害因素风险评价与管理技术,刘宝龙教授级高工;
(4)物理因素检测及其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陈青松教授;
(5)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以及个体防护用品选择技术,李新鸾教授;
(6)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损害及其健康监护知识,李珏教授;
(7)化学有害因素工程控制技术,陈建武高级工程师;
(8)主要行业的生产工艺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与控制措施,姜向阳教授级高工。
3.学习研讨方式
学习研讨采用专家集中授课与案例研讨的方式,学习研讨资料使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专门编辑的材料。
4.学习研讨时间与地点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10月30日。
学习研讨时间: 2017年11月1-4日,共计4天。
学习研讨地点:北京蓝调庄园会议中心。
5.学习研讨费用
学习研讨费用为3500元/人(110元/学时,共计32学时),食宿统一安排,住宿和差旅费自理。
三、缴费与报名方法
1.缴费方式:参加能力评定考试或学习研讨的人员统一汇款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苑家园支行
户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账号:0200097409020162244
注:(1)汇款请标注缴费人姓名及“能力评定”(2)发票(能力评定技术服务费或能力评定培训费)于报到当天统一发放。
缴费时间:2017年10月30日前汇款缴费。
2、报名方法
报名人员请将填好的报名表(附件一)发送邮件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的联系邮箱,以备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结束后,报名参加能力评定考试的人员(含同时报名参加学习研讨班的人员)报到时,请将报名表打印签字原件、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以及两张近三年的一寸免冠照片一起交给现场会务组;报名参加学习研讨班的人员报到时,请将报名表打印签字原件以及两张近三年的一寸免冠照片一起交给现场会务组。
联 系 人:杨兆春、梁莎莎
联系电话:010-64941285、64941249
电子邮箱:ZYWS_NLPD@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719室
四、附件
附件二
开展“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的背景资料
受国家总局职业健康司的委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于2016-2017年开展了《我国职业卫生检测师与职业卫生评价师制度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以期探索和研究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培养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方法与途径。
课题重点对美国工业董事会(IOHA)的“注册工业卫生师”、英国职业卫生团体(BOHS)的“特许职业卫生师”以及日本政府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注册职业健康管理员”、“注册作业环境检测士”以及“注册劳动卫生咨询师”等资格制度的设立目的、考评方式与内容、注册管理方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其与我国原有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自此基础上,课题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6年12月9日)有关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的要求,以及有效推动《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探索建立注册职业健康工程师制度”与“强化职业病防治和技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的工作部署,同时,针对当前我国政府取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行政许可和相关职业资格的社会现状,以及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从职业卫生专门人才的培养途径与平台以及所需人才类别两个角度,提出了以下建议:
(1)基于国家取消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可的现状,建议设立非官方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组织,逐步形成一个我国社会公认、评定公正、技术权威的职业健康专门人才能力评定与管理平台,打造一个职业健康高精尖人才获取职业健康先进技术与专业知识的培养渠道,从而为用人单位科学、有效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供高水平人才队伍基础,为职业卫生专门技术人员证明自身能力与价值提供具有公信力的社会平台,为政府监管部门强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2)基于我国职业卫生相关法规要求的特殊性,以及当前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与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实际需求,建议将职业卫生相关专门人员分为“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和“职业健康工程师”最为切合我国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其中,“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的能力评定与培训工作主要面向拟定参加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人员,“职业健康工程师”的能力评定与培训工作主要面向拟定参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人员,同时,该两类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也完全满足政府监管人员对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
附件三
《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价师能力评定考试参考大纲》
(1)职业毒理学与职业生理学:掌握职业毒理学与职业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化学性有害因素的体内毒理学过程与毒性危害,职业毒理学在接触限值制定以及生物学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方法,主要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所考虑的健康效应指标,职业生理学的在职业卫生领域的应用方法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类别以及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高低温等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定义;掌握化学性有害因素在工作场所的基本存在形态及其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掌握主要类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常见健康损害及其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掌握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类型、致病特点及其致病影响因素,掌握职业接触限值的定义、主要危害因素的限值要求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检测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标准采样体积、采样效率、穿透容量、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等相关术语;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工作程序以及现场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场调查的目的、内容与方法;了解职业卫生检测常见计量单位及应用;熟悉工作日写实的方法及内容。
(4)空气样品采集:掌握空气中不同存在状态有害物质的采集方法;掌握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剂法、滤料采样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应用注意事项;了解浸渍滤料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无泵型采样器的基本技术要求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集规范,掌握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采样时段的确定原则以及个体采样时采样对象及其数量的确定原则;了解三种容许浓度的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案的编制内容和要求,掌握采样策略制定方法。
(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技术:掌握粉尘采样和检测的基本原则;掌握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的定义及检测方法原理;掌握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石棉纤维计数浓度的采样、测定和计算方法;了解粉尘分散度的定义、测定方法原理及其测定的主要器材;了解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石棉纤维计数浓度的样品采集方法、测定步骤、计算及注意事项。
(6)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检测技术:掌握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采样的设备与采样介质;熟悉常见化学毒物的采样方法、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样品采集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熟悉金属、非金属及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熟悉各类化学毒物实验室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组成、定量依据、分析条件的选择及其注意事项;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分析测试条件的选择及其注意事项。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分析法的测量基本原理;了解色谱法的分析原理、相关术语概念以及色谱分析理论;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分析条件的选择以及检测器的种类、原理特点及适用对象;
(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检测、评价技术: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测量参数、仪器设备及具体测量方法;了解噪声频谱分析的目的及方法;掌握平均声级、等效声级的计算公式。了解不良气象条件的种类;掌握高温的基本概念、测量参数、仪器设备及具体测试方法;掌握WBGT指数、平均WBGT指数、时间加权WBGT指数、接触时间率等的计算公式;掌握辐射的基本概念、常见接触机会、测量对象的选择、测量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及结果计算;掌握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评价应用方法。
(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质量控制与检测结果的报告:掌握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素;掌握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掌握ppm、mg/m3等常见空气浓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掌握不同采样方式下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的计算方法、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最高接触浓度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同测量方式下8h和40h等效声级计算方法;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方法;了解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的基本流程。
(9)职业病危害评价:掌握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分类与方法;掌握风险评价的优点及其评价程序;掌握前期调查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与特性以及确定需否检测的一般原则;掌握职业接触分析的方法以及确定职业接触检测对象人员的方法,掌握相似暴露组的定义及其确定的基本原则;掌握化学物质有害性评价的内容及其分级方法;掌握职业接触水平推测(估算)的基本方法以及职业接触定量评价与分级的方法;掌握风险评价与分级的基本方法;掌握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风险控制措施选用的优先顺序;掌握职业健康风险工程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粉尘、毒物和噪声等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程控制的技术方法;掌握职业健康定性评价与分级方法,熟悉评价结果的记录与评价报告的编制。
(10)职业病危害工程控制技术:掌握局部排风除尘排毒装置的控制原理、装置的构成及其作用、设计的基本程序与考量因素、性能要求以及检测与评估方法;掌握吹吸式局部通风除尘排毒装置的控制原理、装置的构成及其作用、设计的基本程序与考量因素、性能要求以及检测与评估方法;掌握全面通风装置的控制原理、设计的基本程序、性能要求与检测评估方法;噪声、高温等常见物理因素的工程控制技术及选用方法。
(11)应急救援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掌握常见职业性急性损伤的危害因素与损伤类型,掌握常见职业性急性损伤的发生场所与发生原因,掌握典型急性职业损伤及其发生场所的常见应急救援设施设置的种类、技术参数、设置要求以及检查维护要求等;掌握呼吸防护用品与防噪声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方法与技术。
(12)工作实践知识:掌握和理解主要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生产工艺以及该工艺条件下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掌握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原因以及常见控制方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